建築迷們引頸期盼的 2018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個月底開幕,來到了第16屆,本次的總策展人是來自愛爾蘭的建築師搭檔 Yvonne Farrell 、Shelley McNamara(Grafton Architects),也是2012年的銀獅獎獲獎者。她們提出了「自由空間」( Freespace )為策展主題,強調分享精神與人文關懷應是建築的核心,也認為建築應該為更好的生活方式提出解決之道。那麼,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如何打造各自的「自由空間」?首先就來看看風光抱回金獅大獎的瑞士館,還有以不同方式面對自身歷史與未來的德國、英國館吧!

 

今年獲得金獅獎的瑞士館,乍看之下是彷彿美術館白盒子空間的住宅,實際參觀後才會察覺事有蹊蹺:屋裡的門窗有的太大、有的太小,身在其中就好像不小心掉進了兔子洞的愛麗絲,一下是巨人、一下又變成小矮人。瑞士館的策展人 Alessandro Bosshard 、Li Tavor 、Matthew van der Ploeg 、Ani Vihervaara 解釋:「瑞士大部分的人都是租房子,而且常常搬家,所以大家都希望一切是很系統化的」,但是這真的為房客帶來了便利嗎?瑞士館的設計對這種居住現況提出反思,因為在系統化住宅的表象下,其實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。評審團稱讚瑞士館「是非常吸引人的作品,讓人覺得好玩的同時也思索重要的居住議題」。

 

獲獎的瑞士館「瑞士240:住宅巡禮」(Svizzera 240 – House Tour)以誇張的建築尺度凸顯系統化住宅的不合理。(Photo Credit:dezeen)

 

瑞士館選擇反向操作,以「不自由」的住宅來回應本屆命題「自由空間」,德國館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、反向著手,這是因為今年對德國來說有點特別──自柏林圍牆拆除至今已經28年,正式超過了它分隔兩德的那段期間。對德國館的策展人 Marianne Birthler 、Lars Krückeberg 、Wolfram Putz 、Thomas Willemeit 來說,這是個回首省思的絕佳時機:柏林圍牆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?

 

德國館「解構圍牆」(Unbuilding Walls)的陳設,像是在展場內豎起了厚重的牆。(Photo Credit:Wallpaper、Photography by Jan Bitter)

 

走進德國館展區,首先會看到幾堵黑牆,看似與這次的主題「自由空間」背道而馳;然而走近看,會發現牆其實是許多展覽立牌所構成,每個立牌都展示了柏林圍牆附近的空間、建築細節,也可以看到這些地方的空間利用如何隨著時間而改變。

 

策展人關注的重點並不是柏林圍牆,而是在圍牆將柏林、將德國一分為二這麼多年之後,即使圍牆已在28年多前倒下,但過去分裂的城市、乃至整個國家要如何重新整合?他們以柏林圍牆附近的居民及空間為對象進行田野調查,希望藉此讓更多人了解附近居民實際的的生活樣貌,並從空間和建築的利用情形了解居民如何面對過去分離的歷史。

德國館的「黑牆」背後,展示了和柏林圍牆有關的田野調查結果,讓人實際了解柏林圍牆曾經的存在如何影響了德國人的生活。(Photo Credit:Wallpaper、Photography by Jan Bitter)

 

相較於打破了圍牆的德國,歐洲另一端的英國則面臨著「分離焦慮」:前年讓許多人跌破眼鏡的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,明年英國就要正式和歐盟 say goodbye 了。英國館策展人 Caruso St John Architects 和 Marcus Taylor 以「島」為題來回應與歐盟分離的未來,在英國館的建築外圍搭起鷹架、構築出建築頂樓上的一座「島」,觀眾可以從「島」上一覽景致,此外也可作為演出和座談的活動場地。不管是建築內部還是屋頂的平台,都刻意留空(建築內只留下過去展覽的些許痕跡),似乎象徵著英國自此從歐盟缺席。英國館的留白為他們贏得了今年的特別獎,評審認為「這是非常大膽的提案」。

 

英國館以鷹架在原先的建築上搭起一塊平台,除了可供活動時使用,策展人也希望它是個讓人可以思考現狀並展望未來的空間。(Photo Credit:Cultureshock Media) 

 

從空中俯瞰英國館,就像是一片樹海中的「島」一樣,呼應了英國脫歐的處境。(Photo Credit:Cultureshock Media)

 

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共有 71 組建築團隊、63 個國家館參與,還有其他的特別企劃及相關展覽等豐富內容, TIMES 也將繼續追蹤報導,不管是建築迷還是設計迷都不要錯過囉!

編輯/王若堯

 

圖文出自:MOT明日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