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夏天玩水、走跳海邊,防曬乳絕對不能少。
但你知道嗎?有些化學性防曬成分會對珊瑚和海洋生態造成影響!
想保護自己,也保護環境,就從選對「物理性防曬乳」開始。
常見成分有兩種:
🔹 二氧化鈦 Titanium Dioxide
- 透過反射+散射紫外線
- 分子穩定、不易滲透肌膚
- 適合敏弱肌、孕婦與嬰幼兒
⚠️ 缺點:顆粒較大時容易泛白
🔹 氧化鋅 Zinc Oxide
- 同時吸收+散射紫外線
- 可提供UVA+UVB全面防護
- 散射效果與粒徑大小有關
⚠️ 顆粒過大也可能會泛白
📌 小提醒:
選擇經過微粒包覆技術、不含納米粒子的配方,能兼顧清爽、溫和與不泛白的理想防曬體驗!
日常防曬不只是擦一層乳液而已,關鍵在於你選的產品防護力夠不夠。我們常看到「SPF50+」、「PA++++」,到底代表什麼?
簡單記憶法:
UVB=曬紅曬傷
SPF 數字越高 → 抗曬紅能力越強
舉例說明:
如果你不擦防曬,在陽光下待 30 分鐘會曬紅;擦了 SPF30 的防曬,就能延長至 30 × 30 = 900 分鐘才曬紅(理論值,實際還是要定期補擦)。
🔁 注意兩點:
SPF 效果會因個人膚質、流汗、日照強度而異。
長時間戶外活動,建議每 2~3 小時補擦一次。
簡單記憶法:
UVA=曬黑老化
PA 的 + 號越多 → 抗曬黑效果越好
等級對照:
PA+ :延緩曬黑 2~4 倍時間
PA++ :延緩曬黑 4~8 倍時間
PA+++ :延緩曬黑 8~16 倍時間
PA++++ :延緩曬黑 16 倍以上
星星越多,UVA 防護力越接近或高於 UVB 防護力。
UVA波長介於320~400nm奈米,臨界波長主要是針對UVA的防護數值。波長越長,往往越難阻擋,基本數值要370nm奈米以上,代表防曬廣度愈大。
通過廣波長370nm以上,即可將防曬產品標示 Broad Spectrum。表示產品能同時抵抗 UVA 及UVB 對皮膚的危害。
📌 記得:選擇防曬產品不只是為了保護肌膚,同時也是在保護我們共存的環境 🌍
不管是在花蓮、墾丁或任何海灘旅行,為自己和海洋都選擇一份安心。
❌ 二苯甲酮(Oxybenzone)
❌ 甲氧基肉桂酸辛酯(Octinoxate)
選擇物理性成分,讓我們在防曬的同時,也為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。
想要了解更多保養相關小知識,現在就快到保養品成分知識家找尋文章喔!